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喷油行业新闻>>>电弧喷油沉积钢基模具过程的计算模拟

电弧喷油沉积钢基模具过程的计算模拟

时间:2010-10-21 14:52:38  来源:  作者:

利用电弧喷油与快速原形(RP) 技术相结合快 速制造模具的方法具有成本低、制造周期短的特点, 特别适合汽车、家电、塑料等行业的需求。该种工 艺首先根据模具的形状在计算机上设计出数据模型, 然后直接由快速原型装置加工出纸型或树脂型。随 后, 由这些RP 原型翻制出柔性硅胶型和刚性陶瓷 型, 最后利用电弧喷油在陶瓷型上逐层沉积出钢基 模具型面。通过修饰和加固后, 直接就可以在生产 中使用, 可以使模具的生产周期减少1/2 以上[1]。目 前, 这项技术在国外刚刚开始生产应用[2-3], 国内还 研究得很少。 由于电弧喷油粒子温度高, 且热量是通过粒子的 沉积逐渐传递, 因此其沉积过程中应力变化复杂[4]。 内应力的存在对模具的尺寸精度影响很大, 但又很 难直接测量。在这种情况下, 可以采用有限元计算 对应力和变形进行模拟, 并通过试验对比修正来预 测模具变形和残余应力, 从而就可以避免大量的工 艺试验, 对于改进制备工艺、减少制造成本具有明 显的意义。为此, 本文采用ANSYS 计算软件分别计 算了单个喷油粒子温度和应力变化, 并采用“生死 单元法” 模拟了小型模具制造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力 的变化过程, 为喷油工艺的选择和改进提供了有价 值的依据。 1 单个喷油粒子扁平化后温度及应力分析 在电弧喷油制模过程中, 沉积的金属层是由大量 扁平化的金属液滴所构成。为了给涂层的应力分析提 供基础数据, 首先对一个电弧喷油液滴进行了模拟, 分析了熔滴扁平化后温度和应力的变化。 图1 是对一个熔滴形成的扁平化粒子所建立的有 限元模型, 熔滴的材料为3Cr13, 基体材料为Al2O3 陶瓷。它们的热物理参数分别见文献[5]和[6]。计算 中假定熔滴先撞击到基体, 完成扁平化过程后, 才开 始凝固。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了1 000 μs 内的温度 和应力的连续变化情况。 在进行模拟计算时, 熔滴施加的初始温度为1 500 ℃, 基体施加的初始温度为20 ℃。熔滴外表面与空 气对流系数和热辐射系数都以等效热对流系数的方式 施加, 对流系数为110。环境中空气温度设为20 ℃。 熔滴与基体界面对流系数为25。 由于喷油材料在冷却过程中要发生马氏体相变, 收稿日期: 2009-11-23 基金项目: 沈阳市科技攻关项目(200726164) 文章编号:1002-025X(2010)03-0020-04 电弧喷油沉积钢基模具过程的计算模拟 张洪兵, 李德元, 张忠礼, 刘勇 (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, 辽宁沈阳110178) 摘要: 为了分析电弧喷油制备钢基模具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和变形, 运用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喷油沉积层的温度场和应力场。在计算过程 中首先分析了金属液滴的扁平化过程和传热问题; 然后采用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计算, 模拟了钢基模具的喷油制备过程, 获得了不同 时刻喷油层内温度和应力的分布情况。并在此计算的基础上, 分析了温度的分布对沉积层内残余应力和最终变形的影响, 为模具尺寸 设计和喷油工艺制订提供了依据。 关键词: 模具; 电弧喷油; 有限元; 温度场; 应力场 中图分类号: TG404 文献标志码: B 20 Welding Technology Vol.39 No.3 Mar. 2010 释放潜热, 会发生热焓在Ms 点附近的增大。根据 资料, 首先确定了3Cr13 的Ms 点为273 ℃, 再根据 相变吉布斯能的计算公式, 得到相变热焓变化值为 2 864.46 kJ。 图2 是该熔滴扁平化后100 μs 的温度云图。由图 中可以看到, 粒子外缘由于对流冷却作用, 温度下降 得比较快, 在100 μs 后, 温度已经接近室温, 但此时 熔滴中心处温度仍然很高, 还高达500 ℃以上。图3 是熔滴中心处上、下表面的温度对比图, 其中A 线代 表熔滴中心处上表面的温度变化, B 线则代表该处下 表面与陶瓷基面接触部位的温度。从图中可以看出, 当熔滴撞击到基体后, 在开始的10 μs 内, 熔滴表面 温度并没有出现急剧下降, 但基底处温度却急剧上 升, 此时熔滴整体温度很高, 其热量迅速传到熔滴下 表面。在10~50 μs 内, 是熔滴下表面温度下降最剧烈 的阶段, 而下表面的温度则趋于稳定, 在约25 μs 时 达到最大值, 然后开始缓慢下降。并且从模拟试验中 还可知, 50 μs 后熔滴上下表面温度下降速度都逐渐 放缓, 最后在200 μs 左右两者温度趋于基本一致, 然 后开始整体缓慢降温。500 μs 后, A 点的温度降低到 100℃左右; 1 000 μs 后, 该点的温度降低到52℃。 熔滴冷却过程中其自身温度分布不均匀, 内高外 低, 受向外和向内的拉应力共同作用。其100 μs 时 的等效应力分布如图4 所示。由图中可看出, 最大应 力在粒子中心部位的下表面附近。在图4 熔滴上取路 径B-C, 100 μs 时其上各处的应力值如图5 所示。 由图5 可见, 粒子中心部位下表面处的应力最 大, 为2.606×10-3 MPa。而且, 其应力和在距中心 40~60 μm 处出现一个突变, 由于此处的温度恰好在 200~300 ℃之间, 因此认为这是由于马氏体相变产生 的组织应力造成的。 2 关于小型模具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在对电弧喷油熔滴进行模拟分析后, 针对一个瓶 盖形的小型模具进行了应力及变形分析。该模具的外 观形状及单元划分情况见图6。该模型芯部为一个圆 柱状陶瓷型, 材料为Al2O3 陶瓷。其外面每层单元代 表一层涂层, 采用“生死单元法” 由内向外逐层将之 激活, 以模拟模具上喷油层逐渐增厚的过程。计算中 沉积层的材料仍为3Cr13 不锈钢, 施加初始温度为 1 500 ℃, 基体施加初始温度为常温20 ℃, 基体底线 施加位移约束。以前面对单个熔滴的模拟参数为依 据, 给定了沉积层厚度增加的速率, 并确定了激活后 涂层的原始温度数据。激活过程中, 第1 个微小涂层 喷油完成时间, 即第1 个载荷步时间为3.3 s, 第2 个微小喷油层喷油完成时间为3.8 s, 第3 个微小喷 ·试验与研究· 21 ·试验与研究· 焊接技术第39 卷第3 期2010 年3 月 涂层喷油结束所用时间为4.34 s, 第4 个微小涂层的 喷油时间为4.92 s, 总的喷油完成时间为16.36 s。 当该模具上单元被依次激活后, 整个模具开始逐 渐降温过程。在该模具顶部中心的上表面取点A, 下 表面取点B, 计算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, 其结果如图 7 所示。由图7 中可见, 由4.92 s 开始计时, 底部涂 层B 点的温度此时为480 ℃左右, 随后开始下降, 然 后由于上面的涂层逐渐激活产生热量传递, 温度又会 有所上升, 如此产生了上下震荡, 但振幅越来越小, 曲线趋于平缓。由于传热过程需要时间, 其所对应的 时间比激活单元的时刻有一定延迟。点A 的降温曲 线则震荡幅度很小, 呈现先急剧冷却, 然后温度下降 速度变缓。最后, 上、下表面温度趋于相同。 计算结果表明, 约1 700 s 后, 整个模具冷却到 室温附近, 其温度云图如图8 所示。 从图8 中可见, 此时模具的温度已基本一致, 但 涂层中温度最高处仍在涂层/基体界面附近; 模型顶 部涂层的中心温度比边缘部位稍高, 而在与侧壁拐角 处温度最低。 图9 是此时模具中各处的应力分布云图。由图可 见, 沉积层中最大应力分布于涂层与基体接触的下表面、 型腔的侧壁及上部内表面; 型腔顶部涂层中心附近部位 应力最小。涂层下表面的最大应力值达到79.7 MPa。 图10 显示了沉积层的变形情况。其整体向型腔 内部收缩, 收缩值从模型中心向外部递增, 边缘最大 变形量达到0.041 mm, 而型腔内壁的收缩量较小, 最大值为0.027 mm。 3 计算结果的实际验证 由于对喷油过程中温度测定和应力测定都十分困 难, 目前还找不到合适的测定手段, 因此只能通过最 后的变形测量对计算结果进行粗略的验证。 验证过程中, 采用了一个圆柱形陶瓷型作为母 模, 喷油制备了一个尺寸和计算模型相同的小型模 具, 如图11 所示。在陶瓷型上首先取8 个等分点, 测量各点直径, 取平均值为30.03 mm; 所制得的模 具脱模后, 也在对应部位进行了逐点测量, 其平均尺 寸为29.99 mm, 平均收缩值为0.04 mm, 与计算结果 图8 1 700 s 后模具上的温度分布接近, 说明计算值对实际应用是有参考价值的。 4 结论 (1) 围绕电弧喷油模具的过程, 采用有限元方法 模拟了金属液滴沉积在基体上的过程及喷油沉积层中 的温度场和应力场。 (2) 计算表明, 对于单个的喷油熔滴, 完成扁平 化后10~50 μs 内, 是熔滴下表面温度下降最剧烈的 阶段; 50 μs 后熔滴下表面温度下降速度放缓, 最后 在200 μs 左右两者温度趋于基本一致, 然后开始整 体缓慢降温。 (3) 对于所计算的小型模具, 当冷却到室温时, 涂层下表面的最大应力值达到79.7 MPa。模具型腔 总体向内部收缩, 收缩值从模型中心向外部递增, 边 缘最大变形量达到0.041 mm, 而型腔内壁的收缩量较 小, 最大值为0.027 mm。 (4) 笔者制作了与计算模型尺寸相同的小型模 具, 经过验证, 其收缩变形的实测值与计算结果 相近。 本公司承担了广西贵港工程2×600 MW 超临界火 力发电机组中2# 机组的安装, 其锅炉岛的高温再热 器现场安装中存在T91+T23 异种钢焊接接头, 所涉 及的焊口数量达120 道。本公司首次接触此类异种钢 接头的焊接, 且这类接头介质参数高, 运行环境恶 劣, 因此研究其焊接特性并制定相应的焊接工艺对安 装工作的顺利进行, 以及投产后机组的安全运行显得 尤其重要。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相关文章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
深圳喷油 | 行业知识 | 行业知识 | 下午茶 | |
copyright@2009-2010 站长:卓连科
合作伙伴:| 电感厂 |
? 2&id=38">